【必備】說課稿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一、 說教材:
《別擠啦》是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主題為“地球家庭”的一首詩歌。它通過對人思想感情上“別擠”和嚴防把美好心靈擠走兩方面的抒寫,表達了作者向往人間的美好,追求人間真、善、美,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用寬容、善良、真誠的心去生活的思想感情。詩雖短小,卻給人以道德教育,使讀者受到感染,心靈得到凈化。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并模仿寫一節(jié)。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詩句意思
3、通過朗讀、理解詩歌,聯系生活拓展思維,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語言詼諧、形象生動,每一句話都能讓人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由于詩歌跳躍性大,所以學習課文時可以利用詩句間的“留白”進行思維拓展,聯系實際理解生動有趣的詩句背后意思,即作家呼吁的道德觀。
四、說教學設計:
1、聯系生活,導入課文。
2、初讀詩歌,把握內容。
為了不把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所以在朗讀上就要下功夫。學生在聯系生活談自己感受、收獲,都是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朗讀先是“正確、流利”,在細讀基礎上,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和在自己理解基礎上,再讀出語氣、讀出感情。也就是體現了語文課的“讀中感悟”。(但教學中學生還是沒讀好,可能是學生感悟不到位,也與平時朗讀技巧指導有關)
3、精讀理解,感悟表達。
在揭示課題之前先將第一節(jié)的內容分解導讀,通過問題提示、“留白”的方式引導學生分句體會詩句意思,并在理解詩句過程中反復品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整個“問題導學”過程里,老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為理解本詩做足了鋪墊:世界之大,足以容納所有人的自由。隨著作者寫作思路的轉變,老師跟著將矛盾拋給學生:無拘無束的自由并非真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有條件的,需要做出“保證”的。在矛盾激發(fā)的同時,揭示課題“別擠啦”,揭示作者的中心意思“不要擠”,學生對它的接受與體會當然就自然且深入了。
聯系生活理解詩歌中的道理,這也應該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一個難點、一個亮點。學生們只要結合生活實際談出自己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所以在細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把詩歌中的每一句話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談自己的閱讀感受、閱讀收獲。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說、隨心所欲的談,告訴學生把你讀這首詩歌時最先想到的說給大家聽,一人說,大家補充。學生們把自己身邊的不道德行為、社會中的不道德現象甚至關于對世界的和平問題的看法都談了出來。學生們自己總結了“真誠”“寬容”“善良”“健康”“和平”“和諧”“平等”等詞語,懂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知道了在生活中自己應該怎樣做。
4、借助背景資料,領悟作者情感。
5、領悟現實意義,拓展延伸
“言為心聲”、“情動而辭發(fā)”,在多元化思維拓展的基礎上,當學生對“擠”有了自己的思考,他需要一個表述的機會及交流的平臺,所以,就設計了寫詩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表達的需要,又可以鍛煉其模仿課文形式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能力,還可以使探討問題的平臺延伸到課堂外與教室的墻壁上。但是遺憾的是時間不夠沒有在課堂上寫,只能做為作業(yè)回去寫。
說課稿 篇2一、說教材,確立目標、重點和難點
微型小說《窗》是高教基礎版第三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它通過描寫發(fā)生在兩位病人之間的故事,在虛無與存在、利已與利人、生存和死亡矛盾沖突中,展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批判了狹隘自私的陰暗心理,意味深遠,發(fā)人深省
本文是中職二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對小說的閱讀在第一冊第二冊的基礎上,由理解能力上升為欣賞能力乃至探究能力的訓練內容本單元的重點是創(chuàng)造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活動中心與接受性閱讀的活動中心不同接受性閱讀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身上,注意的是作者寫了什么,怎樣寫的;提出了什么,怎樣論證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活動中心集中在讀者身上,讀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感悟作品給予我們的生活觀和人生哲理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過程中包括探究性的活動,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見解,發(fā)展思辯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現代文閱讀的要求中有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正確領會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提高在閱讀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中外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窗》這篇小說的語言精練、含蓄;人物形象豐滿,故事情節(jié)很短但完整且有波瀾;內涵豐富,表達了深刻而有普遍意義的主題教材選入這篇文章意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小說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從對“人與人對待生活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的敘述中,啟發(fā)學生在“人性的美與丑”、“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作出深入思考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賞讀文章凝練含蓄的語言,探究對比及結尾藝術
2. 能力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探究的合作者學會關注生活,有意識地感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②啟發(f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見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③讀寫一體,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
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識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生死觀
以上三個目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具體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并重的教學理念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學難點
透過對優(yōu)美句段含蓄凝練語言的欣賞,領悟作品的深刻內涵
二、教法與學法的思路與分析
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確定了,還需與之相適應的教法與學法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満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點燃的火把”新課標指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 ……此處隱藏11250個字……們從具體形象思維的比較粗糙的、外表的、現象的層次中,向一般形象思維的精確的、內在的和本質的較高層次過渡。
說學法:
因本文是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出現,故學習課文時,首先讓學生采用圖文結合、字句結合、互幫互助的方式,在游戲中學的形式,來學習文章及生字,其次讓學生讀中識字、讀中觀圖、讀中說話、讀中想象、讀中悟情。
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講一講我是如何運用教法及學法,來幫助孩子完成以上學習目標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雪花紛飛的場景)下雪啦!下雪啦!雪花可真美啊!(板書:雪)誰知道雪花是怎么樣的?美麗的雪花下了一天一夜,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囱┑厣蟻砹艘粋€孩子,(出示“雪孩子”圖形剪影)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誰?(雪孩子、雪娃娃、雪人……)(板書:孩子)誰認識“孩”這個字?(說說“孩”的音形義)最后齊讀課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美麗的情境,通過板畫雪花、出示雪孩子引起孩子們學習《雪孩子》這篇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感知。
雪孩子長得怎么樣?(可愛、很漂亮、很白)是的,它很美,很可愛。老師這里有一個關于這個可愛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們想讀嗎?在讀課文前,胡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會怎么辦?(預設:問同學,問老師,看后面的生字表……)這一環(huán)節(jié)在交流認字的辦法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1、下面老師就讓大家讀這個故事,請同學們注意,自己讀一讀課文,并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弄懂圈出的字的讀音。這一步是想讓學生先自己學會不認識的生字,這樣的印象可能會更深。 2、學習生字詞。
(出示以下生字詞)讓 往 /一起玩 化了 /休息 知道 /燒著了 睡覺 /玩累了 救出了 柴堆
指名學生領讀(第一組都是后鼻音,第三組的第2個音節(jié)讀輕聲,第四組的“著”“覺”是多音字,第四組詞中很多沒出現過)。出現不帶拼音的詞語組合,及單字氣球游戲,學生認讀。(個別讀,小組讀,全班讀)學生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3、再自己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講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預設:1、這個故事講的是雪孩子舍己救人的事。2、這個故事講的是雪孩子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的故事……)說得對。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整體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說話能力訓練。
三、品讀課文。
教師為學生提供具體物象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讓他們描述那是什么樣子,更重要的是引發(fā)他們的想象。而想象是一種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自由度極高的思維活動,學生們可以根據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或生活中尚未出現過的事物,讓自己的思維自由地馳騁,任意變換和組合。老師在思維教學活動中只是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具體材料,給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的機會,使學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得以增長。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那么這個故事發(fā)生前天氣是怎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第一段,然后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朗讀課文)(故事發(fā)生前,天氣是這樣的,大雪一連下了好幾天。)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時間也長呢?用波浪線畫下來。( “一天一夜”)誰能用讀來表現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指名讀,再齊讀第一段的第一句)下了這么大的雪,屋外該是怎樣的美景呢?(出示圖片與句子: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這是一幅多美的雪景圖啊。(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這一步幫助學生讀中觀圖,理解文本內容。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講述第二自然段內容導入(出示圖片3)這幅圖畫了什么?(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開心)從哪里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開心?(引導學生從圖中、文中找出體現“開心”的人物動作、神態(tài)及相關的詞語)“又唱又跳”這個詞你是怎樣理解的?(兩個動作同時進行)
你能看著圖中小白兔和雪孩子的神態(tài),用又“”又“”來說說他們的神態(tài)嗎?(又說又笑)還能說說雪孩子的樣子嗎?(又白又胖)
匯報朗讀。(學生在讀中悟出要用高興的語氣來讀這一自然段)除了又唱又跳,你想象一下,他們還可能玩什么?(生交流)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多高興,多快樂啊,那他們玩累了坐下來休息時,會互相說些什么呢?(生交流)小白兔多高興啊!那誰想做小白兔,來讀一讀這一段話呢?
3、師講述期間發(fā)生的事情導入第7、8自然段。
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門前,面對滾滾的濃煙,熊熊燃燒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它會怎樣做呢?(生交流)的確,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過程中,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深受感動。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對將被大火吞沒的小白兔,它不顧一切地沖進火海。煙是那么嗆人,火是那么燙人,它全然不顧,在大火中尋找著小白兔,找啊找啊,終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沖去。讓我們一起帶著感情讀讀第7自然段吧。(學生齊讀課文)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我們可愛的雪孩子呢?(放錄象:雪孩子融化一段)是啊,當雪孩子抱起小白兔沖出屋來時,它已經沒有什么力氣了。它全身的雪在不住地融化,可它仍然緊緊地抱著小白兔,搖晃著身體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聲音越來越低沉)它想堅持把小白兔抱到一個最安全的地方,但它已經沒力氣了,最后,它的頭也完全融化了,眼珠掉到了地上,我們的雪孩子化成了一地的水。(停頓)現在,我們的男生有感情地讀讀第8自然段。(男生齊讀課文)小白兔得救了,然而,當他醒來發(fā)現雪孩子不見了的時候,小白兔怎樣了?多好的雪孩子啊,難道它真的就這樣離小白兔而去,離我們而去了嗎?不,它不會離開我們的,你們看,它不是還在嗎?(放錄象:雪孩子變成白云一段)
猜想故事的結局是訓練學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猜想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課文中的某些提示,根據自己充滿個性化的愿望,想象出豐富奇特的結局,運用這種常用的思維教學方法,可以開啟學生的形象思維。雪孩子離開我們了嗎?那它在哪兒呢?(學生想象說:我們可愛的雪孩子在天上,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白云。)兔媽媽看著那朵美麗的白云會說些什么呢?小白兔又會怎樣說呢?但那白云慢慢地飄走了,越飄越遠,小白兔看見了,多么難過啊,同學們,我們給小白兔想個辦法把雪孩子留住,讓它永遠和小白兔在一起吧。
五、情感的升華。
說得真好。學了這個故事,同學們也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雪孩子,你們愿意永遠和雪孩子在一起嗎?(愿意。)那我們怎樣才能讓雪孩子永遠在我們身邊呢?同學們,只要我們心地善良,從小事做起,處處為別人著想,雪孩子就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我們也就是一個個可愛的雪孩子。(全班配樂朗讀。)
六、寫字指導
①根據“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原則,學生看田字格的筆畫筆順,書空一遍。
②“瓜”和“衣”都有一長撇、一短撇,它們的寫法有什么不同?(出示這兩個字,并將字中的長短撇用紅筆標明,以方便學生觀察,特別要注意撇、捺兩筆的對稱。)指導寫“瓜”和“衣”。注意兩長撇的不同:一個豎撇,另一個是斜撇。兩短撇的不同:一個是臥撇,另一個是短撇。
學生練寫。學生自己寫“來”。(注意撇捺兩筆的對稱)
學生展示寫字本,互相評議。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