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說課稿匯編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一、教材分析
《媽媽睡了》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閱讀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小作者對睡夢中的媽媽的描繪,不僅可以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同時更能體現(xiàn)出作者對媽媽的愛。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
2、采用多種方法激勵學生的讀書興趣,品味語言,感受課文內涵。
3、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幫助學生建立感恩之心,懂得知恩圖報。
二、說教法:
針對本課抒情性比較強的特點,我運用多媒體手段,音樂、圖片在視覺與聽覺上給學生雙重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文章時,采取讀中感悟,自主探究,教師指導的方法
三:說學法:
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感情朗讀的方法,通過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體會文章的濃濃深情。
四、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我把“相信學生能學會”作為這課教學的核心理念,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啟動情感,揭示課題
1、良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剛一上課他們的思維不能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如果利用歌曲導入,會很快吸引學生,能有效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引到課文中來。所以課一開始,孩子們跟著音樂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2、詞語的復習,不僅檢測了孩子們的掌握情況,而且也對本課的詞語進行了梳理,便于學生積累。
(二)、讀中感悟,體會深情
1、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課文只分三部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能學會讓他們自讀課文,之后談論感受最深的地方。
2、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學后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讀懂了睡夢中的媽媽好累,我是從窗外,小鳥在唱著歌,風在樹葉間散步,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可是媽媽全聽不到??闯鰜淼募由献约旱睦斫?。
3、這時我抓住這段引導學生都來分析。學生還可能說:“我從媽媽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笨闯鰦寢尯芾邸_@是我緊緊抓住這里進行生活拓展,問:根據(jù)你的觀察,媽媽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為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 “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所以我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xiàn)實對話,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
4、在這部分有兩個詞語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難度,是“深沉”和“均勻”。對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對于“呼吸均勻”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來表演“呼吸不均勻”是什么樣的,再表演“呼吸均勻”是什么樣的,這樣通過對比學生理解就不會太難。這樣做的目的是: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托,分析語言現(xiàn)象,在字、詞、句、篇的聯(lián)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強化個性體驗。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
5、有的學生可能對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感觸較深,在談論時,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
6、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時,估計這里學生可能要提出疑問,處理這個問題,我準備用讀文分析的方法。出示這段文字: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話,看看能有什么收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該可以抓住睡夢中媽媽在微笑,很溫和,另外,通過“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一會兒要講給我聽?!眮眢w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三)小結,生讀文升華情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在通過各種手段,如:教師的語言,眼神,教學手段、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等營造自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因為只有自由寬松的語文課堂才會激起學生智慧的波瀾。教學中鼓勵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縱橫,充分展示了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
四、拓展整合
課文快結束時,我采用看插圖,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這個問題再次激發(fā)孩子的情感,在感受母愛偉大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孩子對媽媽深深的愛,對全文的情感進行了升華。
五、作業(yè)布置
作業(yè)布置采用了分層作業(yè),而必做作業(yè),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在感受深深母愛的同時,也激發(fā)他們做一個懂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六、板書設計
美麗:眼睛 眉毛 臉
媽媽睡了 溫柔:嘴巴 眼角 母子情深
好累:呼吸 頭發(fā) 額頭
說課稿 篇2一、說教材
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誕生于英國,作者是山姆·麥克布雷尼,是一部經(jīng)典的世界兒童文學作品。他用簡單的語言向人們講述了一個母子之愛的故事。說的是小兔子想要告訴大兔子我有多愛你,而大兔子回應小兔子我更愛你,直到小兔子累得在大兔子的懷中睡著了,也沒有比過媽媽的愛......故事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對話式語言,將動物擬人化,將愛的程度具體化,兒童易懂、易學、易模仿,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具有實用性;同時,故事能引導兒童感受濃濃的母子深情,具有思想性。
二、說目標
1、了解繪本書,能讀懂書中的故事內容。
2、以繪本為載體,引導學生看圖、讀文、想像、感悟,在師生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說重難點
以繪本為載體,引導學生看圖、讀文、想像、感悟,在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感受長輩無私、偉大的愛。
四、說教法
1、談話法:語言教學活動不應成為各種方法的集合,而應回歸語言的本質,成為一種看似無意,實則有意的談話或說交流活動。語言教育的過程中的互動性的交流和對話能讓孩子主動“與他人進行動態(tài)的意義協(xié)商和知識建構”。
2、情境激勵法:把孩子帶入小兔子和大兔子愛的世界,做一做他們比愛的動作,說一說他們比愛的語言,營造良好的精神氛圍激發(fā)孩子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輕松的言語情境激勵孩子 ……此處隱藏13030個字……讓人心生向往,文章優(yōu)美明麗的語言,把我們帶入了那一片一望無際的蘆花蕩中,一同去感受這片土地上令人蕩氣回腸的抗日豪情。
就文體而言,《蘆花蕩》是一篇小說,我們可以從小說的三要素來分析本文。初二的學生對于這一概念并不會感到陌生。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學過《最后一課》、《社戲》等小說篇目,此時重提這一概念,能喚起他們對于舊知的記憶,同時通過對小說三要素的分析來加深對小說這一文體的結構要素和行文特點的理解。其中,情節(jié)可以在第一課時通過學生的復述來學習完成。人物是本課分析的重頭戲,可以通過情節(jié)發(fā)展的幾個關鍵來剖析其個性特征。對于環(huán)境的分析,可以抓住文中景物描寫進行學習。這樣,通過對小說三要素的分析來組織整篇課文的教學,思路清晰,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易于接受。
基于上面對于教材的分析和教學方法的構想,我確立了這樣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⑴ 準確把握小說三要素的概念,能夠運用小說三要素分析本文。
⑵ 區(qū)分人物描寫的不同方法,能夠綜合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來構建人物立體形象。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他的妙處,并分析其作用
⑵ 賞析主要人物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傳奇色彩。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⑴ 在白洋淀的美麗風光中培養(yǎng)對祖國的熱愛和捍衛(wèi)國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⑵ 從文中老頭子等堅持抗戰(zhàn)的隊伍身上,學習他們不派艱險、豪邁樂觀的英雄性格,讓學生相信:英勇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
重點:
1、通過體會這個故事的傳奇色彩,分析老頭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2、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難點:
1、如何理解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過于二字。
2、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地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呢?我決定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復述法、品讀法、討論探究法、聯(lián)想拓展法等教學方法相結合來實現(xiàn)。在人物分析上,我決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
整體感受:學生在熟悉課文之后,對其中的主要人物老頭子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初步印象。我采用討論探究法來實現(xiàn)第一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老頭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學生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第二步:
具體描摹:人物描寫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除了正面描寫外,還可以進行側面描寫。這些描寫方法在本文中都有大量體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可以采用品讀法,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描寫老頭子的語段,指出他們所采用的描寫方法,說說這些句子表現(xiàn)出老頭子怎樣的性格特點。這樣,老頭子這一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成了一個具體可感的立體形象。
第三步:
深入挖掘、突出關鍵:這一步的教學實際上也是突破難點的過程。在抗日背景之下,老頭子對同胞的愛、對敵人的恨,這些學生都很好理解。難就難在過于自信和自尊這一個性特征上,尤其是對于過于二字的理解。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過于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非常的意思,老頭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層,確實有過頭的意思。接著,就引導學生思考,老頭子的自信與自尊為什么過了頭呢?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情節(jié)是人物性格的發(fā)展史,我們要緊緊扣住情節(jié)發(fā)展來分析這一問題。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找出答案。
老師總結: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
接下來,我談一談《蘆花蕩》一文的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從優(yōu)美的白洋淀風光入手,切入到景物描寫的分析和故事情節(jié)的復述,讓學生了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和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第二課時主要剖析人物性格品質、探究其傳奇色彩。下面,我具體講一講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伴隨著多媒體課件顯示的一幅幅優(yōu)美的白洋淀圖片,這時,傳來了老師的畫外音:同學們,在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這就是白洋淀。白洋淀,它位于河北省中部,共由一百四十余個淀組成,占地面積四十多萬畝,這里水道縱橫,蘆葦萬頃,撫仰吐穗,風光旖旎。面對浩淼的淀水和一望無際的葦田,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深深地陶醉。你們可曾想到,在半個多世紀前,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這里曾是抗戰(zhàn)的大舞臺,上演了無數(shù)個英雄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美麗的蘆花叢中,去解讀一個英雄的傳奇故事。
二、作家作品簡介
緊接著導語,老師說到: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一位作家,最先把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風光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他,就是孫犁。借著對孫犁進行介紹,重點介紹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紀事》,和他所代表的文學流派 荷花淀派。
三、景物描寫品讀
緊接著作家作品的介紹完畢,老師又說,既然孫犁筆下的白洋淀如此美麗,那就讓我們一度為快吧。
1、美句美讀:
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后,并且把這些句子充滿感情地讀出來。
2、美句品評:
學生就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老師總結:這些景物描寫寫得好的理由在于:
⑴ 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手法的綜合運用。
⑵ 真實的寫出了水鄉(xiāng)獨特的感受。
⑶ 文字中流淌著對白洋淀深厚的熱愛之情。
四、感知故事情節(jié)
如此美麗的白洋淀,是誰破壞了這種美呢?
學生齊聲回答,是侵略戰(zhàn)爭,是日本鬼子。
老師順勢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對故事情節(jié)的感知。在這片蘆花蕩中,究竟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聽故事:聽課文錄音朗讀,整體感受故事。
2、檢查預習,積累字詞。
3、說故事: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
4、怎樣說故事(自主、合作、探究)。
5、要注意情節(jié)的鋪墊和環(huán)境的烘托。
6、在故事中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7、有矛盾沖突和高潮的出現(xiàn)。
8、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五、拓展延伸
在美麗的蘆花蕩上演繹了抗日英雄的故事,在中華大地上還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同學們,你們知道那些抗日的故事。
提醒學生,學習本文景物烘托的方法,并遵照以上四點講故事要注意的方面。
2~3名學生講完以后,老師總結發(fā)言:同學們講的故事都很精彩,一個個抗日故事聽得人熱血沸騰,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60年前紛飛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遠去,留給我們的思考卻很多很多。美麗的白洋淀容不得玷污,今天,世界各國人民紛紛舉起了和平的旗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努力締造一個和平、和睦、和諧的新世界,這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共同的追求。
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到此結束,最后讓學生明確了下一課時的任務,即進行人物分析。我對《蘆花蕩》一文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批評指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