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反思一、靠持續(xù)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興趣 。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yǎng)興趣,但不能單靠唱 ,玩,單靠唱歌游戲不能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yǎng)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guī)則,并盡可能多創(chuàng)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diào)。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yǎng)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匯。
“不學習語言規(guī)則、不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詞匯,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每周3節(jié)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500個英語詞匯,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匯,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jù)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zhì)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于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guī)則訓練,不熟悉詞匯的拼寫規(guī)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并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小學英語教師應有發(fā)展意識 。
一向以來,人們對小學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小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本課時這一單元的最后一個課時,它也屬于一個綜合教學,也是一個故事教學。
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故事的趣味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日常會話,以自己看不懂故事為由,讓學生把他們所知道的講給我聽,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好勝心和自信心及想象力,使他們積極投入到故事學習中。
另外,片段教學法有很好的分散的難點,對故事教學很有幫助。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交流中大膽地展開想象,將難點逐個擊破,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好動自控能力相對較差,我提前設置了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對課堂的掌控,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收效很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是小學英語六年級第一單元的第四課時,要求學生能夠聽、說、 讀、寫形容詞比較級:heavier, longer, thinner, bigger和smaller.運用以上形容詞比較級描述人物和動物的特征差異,如:His tail is longer./…His head is smaller./… 。My …is/ are … than yours.通過聽說讀演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并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這節(jié)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一、在舊知的基礎上,教學新知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一些形容詞比較級,而這些單詞大多是在以前所學單詞后加er構成。教學前,先復習這些舊單詞,然后利用舊單詞教學新單詞,如:longer,教學時把它與long比較,讓學生明白longer由long后加er構成。又如: heavier,把“heavy” y變i后加er構成。thinner, bigger雙寫最后一個字母加er構成。采用這種方法讓學生識記,學生就很容易記住,大大減輕了學生負擔。
二、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較貼近的情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學生平時愛玩的氣球和橡皮筋做教具,隨著學生的喊聲:“Bigger! Bigger! Bigger!”氣球在不斷地吹大;隨著學生的喊聲:“Smaller! Smaller! Smaller!”氣球反而在不斷地變??;同樣隨著學生的喊聲:“Longer! Longer! Longer! ” 皮筋在不斷地拉長,反之,隨著學生的喊聲:“Shorter! Shorter! Shorter!”皮筋在慢慢地變短。創(chuàng)設了與學生生活較貼近的情景,使語言內(nèi)容直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三、采用多種形式操練,鞏固所學新詞
通過游戲、拼讀競賽和說唱自編歌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加深學生對所學新單詞的印象,用以鞏固所學新知。同時讓學生借助自己的身體部位,以及隨地可取的物品,兩人一組對本課所學的生詞加以鞏固和應用,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傊?,采用多種形式操練,鞏固所學知識。
存在不足:
教學中有得也有失,在本節(jié)教學中學生對“My …is/ are … than yours.”句式掌握較差?!癕y…”學生說成“I…”,單數(shù)用is,復數(shù)用are,學生不能正確運用?!皔ours”與 “your”區(qū)分不清。
這節(jié)課是在學習動詞原形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動詞的變化形式,涉及語法知識。但是,我在上課的時候,沒有過多的去講解語法知識,而是通過對比關鍵單詞,讓學生總結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時,我通過對比板書,讓學生直觀的去掌握知識,很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不斷反思自己,面對學生,要鈥準謚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才是最關鍵的,并讓他們自覺地運用這些方法,在今后漫長的英語學習道路上,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yǎng),在后續(xù)的單詞形式變化練習上,我也不給學生過多的壓力,并通過適時提醒語法規(guī)則,引導學生自己慢慢寫出正確的動詞形式。讓學生有成就感,就更容易接受語法,從而在日積月累中掌握好語法知識,以便今后更好地學習和應用。
一、六年級的英語學習興趣要靠持續(xù)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靠“玩”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興趣,但不能單靠唱,玩,單靠唱歌游戲不能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學生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yǎng)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guī)則,并盡可能多創(chuàng)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diào)。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yǎng)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
二、六年級的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匯。
“不學習語言規(guī)則、不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詞匯,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們了解掌握相應的讀音規(guī)則,熟悉詞匯的拼寫規(guī)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要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才能解決單詞記憶的困難。
三、對學生而言,各種評價很重要。
適當?shù)脑u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同時也有助于他們反思及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過程,所以在課堂中我既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及學習的態(tài)度的評價。例如如果一位學生認真聽課但回答問題是答錯了,我不會單純的評價錯了繼續(xù)加油,我會說:老師注意到你整節(jié)課很認真聽課這點老師很欣賞也希望其他同學向你學習,請坐下來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補充。
四、敢于放手。
新課程標準倡導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方式,這就意味著要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觀念,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成為英語課的活動的主人,真正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進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那如何放手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落實:
1、課堂的小組合作是放手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storytime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復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在學生語言輸出之前,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放手讓學生去練習回憶,再進行師生的互動,效果會好點。
2、課堂的板書也是放手的有效途徑,讓板書成為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一個平臺。
(1)通過讓學生參與板書設計,這樣可以給學生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促使學生有效利用時間進行真正的自主學習,因為第二天就有可能給他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向大家證明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高低。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積極地認真準備,珍視這個師生共同完成板書的機會。
(2)通過讓學生參與板書,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每一位學生都有可能被老師叫上黑板,要能夠跟上教師的步伐,他們必須認真預習,認真聽講,一旦上了黑板,他們必須考慮寫什么、怎么寫,如何與教師與其他學生配合而不影響板書的整體布局,特別會考慮自己的書寫質(zhì)量和速度,因為他是在向全班同學展示,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啊。這一點也更符合如今水平檢測的要求。因為檢測時要求用卡題卡,答題卡對學生的書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所謂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這黑板上的“一分鐘”,學生自然會重視自己的書寫。
(3)放手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明確知識脈絡,借助課后延伸鞏固所學知識。在教學中除了抓好課堂之外,課前預習與課后延伸也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要認真把握新課的內(nèi)容,了解重點,標記下疑難點,從而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在搞好課前預習的同時,學生課后應養(yǎng)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每課的知識是發(fā)散的、孤立的,要形成知識體系,課后必須小結。要把分散在各課中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結成網(wǎng),使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lián)想暢通、思維活躍。平時的作業(yè)、練習、測試要在做題當中吸取教訓,更要善于總結歸納得失,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東西。平時我要求學生準備錯題集錦本,遇到好的內(nèi)容隨時隨地記錄下來,以便日后反省使用,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看,及時溫故,從而知新。
隨著放手教學的不斷推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增強,獨立思考與小組探究的習慣逐步養(yǎng)成。學生學習主動了,而且愛思考了。我們在充分了解、把握教材后,從學生心理特點考慮,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出發(f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放開我們的手,為學生們搭建積極探究主動學習的平臺,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習英語成為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
本課時沒有生詞,重點在于讓學生靈活運用語言。在我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讓學生用眼、耳、口,手多種感官遠比用單一感官獲取知識的能力要強。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努力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水平達到最高,在學習動詞時,教師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直觀了解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初步了解本課時所要學的知識,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
我還利用了圖片,實物等多種教學設備,使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都保持著好奇的心情,去學習新知識,是師生共同順利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學生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后,作為教師,我們可適當拓展一些語法知識,但難點在于度的把握一既要讓學生有所接觸和了解,又不能讓其產(chǎn)生厭惡感,重在以實例和重復訓練,讓學生將語法學習轉(zhuǎn)化為自我需求。
第一堂課,不足之處有很多,最主要的幾點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講課的時候沒有先將此節(jié)的課課題寫在黑板上,以至于讓聽課的老師聽了半節(jié)課才知道我講的是課本的哪一部分。
第二,在新知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講解重點、難點生詞的時候,當我領讀后又讓同學們“onebyone”的進行了單個練習,在這期間我忽視了及時給學生評價并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當這一步進行完之后,我又領讀了幾遍,這有些多余了。
第三,在練習“Thisis……”句型的時候,練習沒有以學生為主,主要是教師(我)在重復這個句子,學生機械性的跟著說,沒有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
第四,讓學生使用本節(jié)課的打招呼用語進行自由對話這一步,應該放在“拓展應用”環(huán)節(jié),不應放在“新知呈現(xiàn)”部分。這說明我還沒有充分掌握講課時各環(huán)節(jié)的具體作用。
第五,在“鞏固操練”環(huán)節(jié)中,進行“聽音正音”時,沒有必要再對課文進行解釋了,因為難點都在“新知呈現(xiàn)”部分解決了,這里再過多的講解課文就顯得過于啰嗦了。讓學生聽音跟讀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進行領讀了,因為難讀的部分在“新知呈現(xiàn)”部分都已經(jīng)進行了充分的練習。
第六,在“拓展應用”和“發(fā)展提高”部分,活動安排的不好,沒有充分理解這兩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講的有些混亂,在以后的教課中我會注意改進的。
第七,在板書的時候沒有將重點的句型寫在黑板的正中,不利于全班學生進行練習。
這堂課的成功之處是:
第一,合理運用簡筆畫,簡單明了的表示情景,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內(nèi)容。
第二,Homework布置的很合理,很實際,能很好的達到鞏固練習效果。
第三,講課時沒有緊張,舉止大方得體??傮w來說,還算成功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