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胃王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常見食物并說出名稱
2、促使幼兒了解正確的用餐前后的衛(wèi)生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自制的大胃王玩偶
(2)常見的食物圖卡,如面包,牛奶,稀飯,饅頭,水果等
活動重難點
學習正確的進餐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
小班孩子年齡較小,課堂紀律尚未形成,在活動中注意幼兒的活動秩序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展示大胃王玩偶,并語言提示:“今天大胃王沒有吃東西,肚子餓的咕咕叫,請小朋友們給它喂點吃的吧”。
環(huán)節(jié)二:提醒小朋友們進餐衛(wèi)生習慣和進餐禮儀
(1)大胃王吃飯前應該做什么
(2)大胃王吃飯時應該怎樣有禮貌
環(huán)節(jié)三:
把常吃的食物放進神秘袋里,請幼兒抽出并說出食物的名稱,然后再喂給大胃王吃,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提示大胃王吃飽了,最后問一句:“大胃王吃完飯要做什么啊?”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環(huán)節(jié)五:小組交流自己給大胃王喂了些什么的吃的,并說說在活動中學習到的用餐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
活動延伸:
在平時一日三餐的進餐過程中,可以調動小朋友情緒,讓大家一起來學習大胃王吃飯。
適宜對象:適用于托班2—3歲幼兒
材料與工具:
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絨絨棒、彩色即時貼、軟繩、毛線等
搖身一變:娃娃桶
制作方法:
1、娃娃臉: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各種表情的娃娃臉(2—3種以上)。
2、頭發(fā):在桶的一端或兩端鉆出若干小孔,綁上絨絨棒或毛線。
玩法一:梳梳頭
用彩色塑管穿“頭發(fā)”,用彩色小夾子將“頭發(fā)”夾好,邊夾邊說:“我給娃娃梳梳頭?!?/p>
價值:手眼協(xié)調、感知顏色、語言發(fā)展。
玩法二:穿衣服
給娃娃桶穿衣服,要求注意娃娃的表情,并將大小不同的紐扣一一對應扣好,邊扣邊說:“我給娃娃穿衣服?!笨弁旰笠笥變簲狄粩狄还部哿藥讉€紐扣。
價值:手眼協(xié)調、點數、感知表情。
搖身二變:大胃王
制作方法:
1、嘴巴: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挖出各種形狀,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四周沿邊粘上彩色即時貼。
2、動物頭:在桶的一端貼上可愛的動物頭飾。
3、在桶上鉆若干小孔,穿上軟繩。
玩法一:喂娃娃
根據動物不同的口形喂入對應形狀的珠子或積木,喂時說出相應的形狀名稱,如方形、圓形、三角形。
價值:手眼協(xié)調、感知形狀、語言發(fā)展。
玩法二:投娃娃
一幼兒將小桶背在身上,另一幼兒站在一定的距離處(距離的遠近根據幼兒個體差異),練習將小玩具投入桶內。
價值:投擲能力、社會交往。
玩法三:故事桶
桶內裝一些手偶,寶寶可自己套上各種手偶表演故事,或者說出手偶扮演的角色,聽教師編講故事。
價值:語言發(fā)展、角色意識。
搖身三變:滾滾桶
制作方法:
1、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的桶身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美麗花紋。
2、在桶身內加入彩色珠子或積木。
3、在桶的一端貼上可愛的動物頭飾。
玩法一:滾滾樂
一人玩法:將桶從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滾下來,感知速度的變化。
二人玩法:兩名幼兒面對面坐好,將動物滾桶滾來滾去。
價值:社會交往、感知物體滾落速度會因坡度的不同而變化。
玩法二:趕小豬
幼兒手拿小棒,一邊滾動豬桶,一邊向前行走,感知“小豬”滾動帶來聲響的樂趣。
價值:運動、身體協(xié)調、感知物體滾動與坡度的關系。
搖身四變:搖桶車
制作方法:
1、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毛毛蟲的花紋。
2、在桶的一端粘貼上毛毛蟲的頭。
3、毛毛蟲內可裝不同的物品。
4、用一根軟繩穿連在毛毛蟲的`身體上。
玩法:拉小車
幼兒拉毛毛蟲走或跑。教師可變換毛毛蟲身體內的物品,或提醒幼兒變換走或跑的速度,讓幼兒感知不同物品發(fā)出的聲音以及速度的快慢與物品發(fā)出聲響的關系。
價值:走或跑的運動能力、聽聲音辨物體、感知速度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搖身五變:桶桶罐
制作方法:
1、將圓形塑料桶的上下端挖空。
2、用絨絨棒沿著桶口的一周包好。
3、在桶身的中間挖大小能伸出手的兩個洞。
4、用彩色即時貼粘上美麗的服裝。
玩法一:鉆桶樂
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嘗試用多種方法鉆桶。
價值:鉆爬、身體協(xié)調、感知桶的大小與鉆爬速度的關系。
玩法二:搖桶舞
幼兒將身體鉆入桶后,兩手從洞口伸出,跟隨音樂扭動和搖擺胯部、腰部和臀部,自由舞蹈。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