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兵》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菩薩兵》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菩薩兵》教學反思1上《菩薩兵》這一課時,在學習生字的時候,學生向我提問:“藏胞”是什么意思?我引導他們逐字理解,知道了藏胞就是藏族同胞。
那什么叫“同胞”呢?我反問學生,他們通過查字典知道同胞就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朱德司令把就是藏族人民稱為藏胞。學生思考之后明白了朱德司令把藏族人民看作親人,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課文中朱德司令說的三段話體現(xiàn)了他對藏族同胞的一腔愛心。
第一處,在藏胞不明真相,躲進深山,不敢露面時,朱德說:“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一句反問,表明了他為藏胞著想的急切之情,一句感嘆表達了他對藏胞著想的關(guān)切之情。
第二處,在紅軍找不回藏胞時,朱德說:“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想辦法幫助藏族同胞把地搶種上?!鼻耙痪潴w現(xiàn)了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后一句,朱總司令從藏胞的利益著想,體現(xiàn)了他對藏胞的一片深情。
第三處,在春耕動員會上,朱德說:“我們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這里更是看出朱德對藏胞的真摯愛心。
學習這三段話,我都讓學生先體會藏胞的意思,了解朱總司令和戰(zhàn)士們對藏胞的感情,再通過朗讀來體會,在讀中感悟,感悟后再誦讀,把朱德總司令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愛讀出來。此時總司令的形象更加高大,朗讀也更有味。由此反復誦讀,多次落到最后一句“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 睆亩靼撞刈逋Q紅軍為菩薩兵的原因。
《菩薩兵》教學反思2一個教師文化程度的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不同,對一些事物理解的不同,都會給解讀課文帶來巨大的影響,最終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的不同。
《菩薩兵》這篇課文說的是紅軍在長征途中經(jīng)過藏族同胞居住地,由于藏胞對紅軍隊伍的誤解,朱德同志急藏胞之所急,帶領(lǐng)著紅軍戰(zhàn)士為藏胞春耕,最終得到了藏胞的一致好評,被藏胞稱為“菩薩兵”。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由于故事的時代背景,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了解,所以為了上好這課,我事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畫出了一些關(guān)鍵詞語讓學生去查字典,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只要稍加點撥,學生即可了解。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了朱德同志的三次對話,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去感受朱德同志為藏胞之所急的真正原因,其次,由于學生對農(nóng)村的春耕并不熟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適時地講解了一些知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對朱德帶領(lǐng)紅軍為藏胞無私春耕的真正含義。使學生與課文,作者進行很好地溝通。使學生對朱德總司令,紅軍戰(zhàn)士從內(nèi)心產(chǎn)生敬意,真正理解藏胞稱朱德與紅軍戰(zhàn)士為“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兵一樣的兵”的含義。
世上的事物常常都是不完美的,教學更是如此,所以上完這課,我覺得到自己在指導學生對整篇課文的朗讀時,并沒有下足功夫,這樣就使得在上完后,仍有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朗讀課文,這,有待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菩薩兵》教學反思3這篇課文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段經(jīng)歷,這段經(jīng)歷寫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煙彌漫的軍事斗爭,而是寫紅軍與反動軍隊的民心之爭,故事生動感人。我在教學設計中主要抓住一個“情”字。一開始,藏胞對紅軍隊伍的誤解;接著,朱總司令用實際行動“為藏胞春耕”、“把他們的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來感化藏胞;以至于藏胞們贊頌紅軍為“菩薩兵”。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什么紅軍不幫助藏胞們打掃房間,打掃客廳呢?”學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因為主人不在家,不經(jīng)主人同意是不能進人家家門的,紅軍隊伍有著鐵的紀律,為了尊重藏胞因此沒有進入藏族同胞的家而只為他們打掃了院子。這些跟反動軍隊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就是這些細節(jié)處,使藏胞們感受到了紅軍是他們的“菩薩兵”。學生們的理解真的不錯。
上這節(jié)課也有一個不盡人意處?!鞍ぁ笔沁@篇課文的多音字。為了讓學生掌握,上課時,我讓學生先說出它的另一種讀音。再用這兩種讀音口頭說詞時,學生開始混淆了?!鞍ちR”“挨打”,他們讀成了第一聲,我沒有馬上給他們正確答案,讓他們自己查閱字典做解答。第二節(jié)課反饋這一情況,結(jié)果全班只有一位同學回家查了字典。其他同學早就忘記了這件事。學生的主動學習真成問題,這一點我直覺得心寒??磥硪院笤谡{(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方面還得下功夫。
《菩薩兵》教學反思4這篇課文是我的教研課,首先我讓學生搜集了許多資料,讓學生對朱德這個人物以及長征背景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學生的情感就較容易體現(xiàn),比較容易身臨其境,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讓孩子分享預習成果,讓自己預習的知識得以體現(xiàn),這樣,孩子的積極性就提高了。在課文教學中,我是讓孩子自主的學習的,他們能從課題的理解上直接引出課文中心句的學習:“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然后引發(fā)出一系列的問題,諸如:菩薩兵指的是誰?誰稱紅軍為菩薩兵?他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稱紅軍為菩薩兵?是怎樣稱贊的?為什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第一課時,由分享預習成果展開學習,理解課題的意思,從而引入課文8、9兩個小節(jié)的學習,從后面學到前面,再學習本課教學所涉及到的生字詞,第二課時讓孩子們通過讀、想、聽、說理解課文,使孩子們在自身學習中得到體會。本文講的是在在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種,以實際行動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與感激。讓學生接觸到藏族同胞,體會到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掌握到長征的歷史、朱德總司令的生平、藏族人民居住區(qū)的各項歷史,體會總司令關(guān)心人民疾苦,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關(guān)心藏胞疾苦的愛民情感。在本課的教學后,我讓同學試想自己便是那戰(zhàn)士,會如何勸說藏胞們,藏胞們又是如何回答的,讓學生書寫片段。在課文的結(jié)尾,讓學生試想你若是藏胞,返回家園,看到干干凈凈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會說出一番怎樣的感激的話語呢?在本文的朗讀指導中,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入情入境的朗讀來感悟全文,其中又以知道朗讀朱司令的話為重點,通過朗讀來體會朱總司令話語中所蘊涵的愛民情感,整個指導過程可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由初步的整體感知開始,到局部的精讀體會,咀嚼玩味,最后達到整體把握。但由于學生對于長征的不熟悉以及當時背景的把握不夠到位,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指導不夠到位。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此問題,朗讀指導到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文中各種語氣的把握,均對本課的教學有一定的提高,讀講課文,理解藏胞為 ……此處隱藏5980個字……課文便發(fā)現(xiàn)本文雖在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敘事,但貫穿其中的一條暗線則是在于藏胞的情感變化。而要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從神態(tài)、動作上入手。此時,我注意到了課文中的那幅插圖,圖上藏胞們圍著朱德喜笑顏開,有種掩蓋不住的感激與幸福感。于是,我決定利用這幅圖作為突破口。在學生在對反動軍隊與紅軍部隊有了深入了解并知道文中菩薩兵指的就是朱德帶領(lǐng)的紅軍部隊后,我在第二課時的開頭這樣設計到:“同學們,好好觀察一下這幅圖上人物的表情與動作,你看懂了什么?”學生看著圖上人物的表情與動作很容易便能描述出當時的情景。我趁勢把他們引回到文字中:“請你們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哪幾自然段描寫的是圖上的情景?”學生很容易便找到了是8、9兩個自然段。此時,我引導學生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并提問:“紅軍部隊剛到藏民居住地時,藏胞們都早早躲進了深山,不敢露面。怎么到后來的轉(zhuǎn)變竟是如此之大呢?”由此,我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文章開頭與結(jié)尾的對比上,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前后呼應,也為學生真正進入文章主體而作好了鋪墊。
接著,我緊扣第1自然段中,“急壞”兩字,引導學生去尋找朱德在心急如焚的情況下想了什么辦法來解決難題。
學生很容易便找到了主體部分2-7自然段,并概括出了朱德一共想了兩次辦法,第一次是第2-5自然段,叫翻譯去說服藏胞(沒有見效);第二次是第6-7自然段,親自帶領(lǐng)部隊用行動來感化藏胞(終于見效)。課文的主線此時已經(jīng)非常清晰,學生已經(jīng)從整體上把握了全文,此時,再引導他們從具體的對話中去感受人物心情已并非難事。事實上在后來的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反應也正如我的設想,一切水到渠成。通過這節(jié)課的設計與教學,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研讀文本的重要性,一幅小小的插圖便可以是個極好的切入口,而利用好開頭與結(jié)尾的反差更是抓住了要害。當問題能提在節(jié)骨眼上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就變輕松了許多,課堂的效率也便提高了許多。真切地感受到了研讀文本的重要性,一幅小小的插圖便可以是個極好的切入口,而利用好開頭與結(jié)尾的反差更是抓住了要害。當問題能提在節(jié)骨眼上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就變輕松了許多,課堂的效率也便提高了許多。
《菩薩兵》教學反思14《菩薩兵》這篇文章紀錄的是紅軍長征途中路經(jīng)藏民居住地區(qū)發(fā)生的事情,結(jié)合學生上節(jié)課所提出的疑問,在本課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抓住頭尾進行比較
授課時,我抓住藏民們對紅軍兩中截然不同的反映展開,在第二課時的開頭這樣設計到(先出示課文后面的插圖):“同學們,好好觀察一下這幅圖上人物的表情與動作,你看懂了什么?”學生看著圖上人物的表情與動作很容易便能描述出當時畫面上的人物十分的高興。我趁勢把他們引回到文字中:“請你們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哪些地方描寫的是圖上的情景?”學生很容易便找到了是8、9兩個自然段。并圍繞藏民們說的話:“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進行比較,并提問:“紅軍部隊剛到藏民居住地時,藏胞們都早早躲進了深山,不敢露面。怎么到后來的轉(zhuǎn)變竟是如此之大呢?”引導學生找出關(guān)鍵詞“吃盡、苦頭、一聽說、就”來體會反動軍隊給藏民們帶來的傷害,并讓他們想像反動軍隊是怎么傷害他們的由此,我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文章開頭與結(jié)尾的對比上,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前后呼應,也為學生真正進入文章做好了鋪墊。
二、感受朱德為藏民急之所急
其中,朱德總司令也是文章的關(guān)鍵人物,在二年級時學生已對朱德有了了解,在本課教學時也比較自然順暢,從第一自然段中的“急壞”二字來展開分析朱德當時的心情,并讓學生去文2到7自然段中找找朱德在急些什么呢?學生能從朱德的話中找到他所著急的事,為什么朱德總司令會如此著急呢?學生能聯(lián)系文中的語句結(jié)合自己理解到的來談,趁勢我便問學生從中你感受到朱德是個怎樣的人?(學生說到:為人著想、善良)但光著急也不行,還得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又讓學生去找朱德面對藏民們不出山的反映,又是怎么做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自己用心地讀書自然能找到答案的。當學生在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這句時很費時費力,學生只能從表面理解是一般的麥種的成長,而聯(lián)想不到朱德及紅軍們的愛民之心在藏民心中生根,這問題有一定的深度,面對全班冥思苦想的眼神,我得重新設計問法:“你覺得紅軍對藏民們怎樣?藏民們知道后會怎樣?把朱德及紅軍們的關(guān)愛比做種子在藏民們心中牢牢記住?!本瓦@樣一點一點的湊齊來理解。并從文中的語句中來體會這支軍隊不同于反對軍隊,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從藏民們最后的反映中去感受,再讓學生自己揭開疑問“為什么稱他們是菩薩兵呢?”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課堂上學生的反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研讀文本的重要性,一幅小小的插圖便可以是個極好的切入口,而利用好開頭與結(jié)尾的反差更是抓住了要害。當問題能提在節(jié)骨眼上的時候,對于一種答案多種問法,能靈活變通,會使得學生的學習就變輕松了許多,課堂的效率也便提高了許多。這也是我以后的教學所要注意及努力的。
《菩薩兵》教學反思15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我是這么做的:
一、朗讀文本,在人物語言中感受朱德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的品質(zhì):
在這篇課文中,朱德說了三次話,
▲“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 “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 “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找出這三句話,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交流時主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我覺得這樣有目的的放手讀,效果較好,大部分學生都能讀懂!
二、填補空白,引發(fā)想像,進行說話:
1、在體會士兵愛民行動中,我抓住“熱火朝天”引導學生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他們看到了士兵們在忙碌地耕種:翻地松土的、插秧的、澆水的……;仿佛聽到了戰(zhàn)士們勞動時累得發(fā)出了“哼哼喲喲”的聲音,也好像聽到了戰(zhàn)士們開心的唱歌聲。
2、在最后一段藏民們由衷地說出 “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我讓學生想像說話,藏民還會對紅軍說些什么?感謝之情,報答之語,一句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都說了出來,曉穎是這樣說的:
村長代替全體村民說:“紅軍戰(zhàn)士們,你們是真正一心為我們著想!以前認錯你們了,真是深感歉意??!你們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我代替全體村民向你們深鞠一躬!我們藏民永遠支持你們!紅軍萬歲!朱德萬萬歲!”
3、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讓學生想像:藏民們吃了反動軍隊的哪些苦頭?通過對比,從側(cè)面感受紅軍戰(zhàn)士對藏胞們的關(guān)愛。
有了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與訓練,學生對這篇課文掌握得較好!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