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集體備課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集體備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集體備課教案1教學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座位問題,經(jīng)歷自主探索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會用簡便方法計算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簡便算法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會用簡便方法計算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難點:
在自主探索簡便算法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課前準備:
把電影院的2個問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師生談話由學生最近看過什么電影,在哪個電影院看的,電影院每排有多少個座位,有多少排,引出電影院座位問題。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看電影,哪個同學說一說你最近看過什么電影?是在哪個電影院看的?
請幾個同學介紹。
師:誰仔細觀察過,你去的電影院每排大約有多少個座位?有多少排?
生發(fā)言,教師對注意觀察電影院座位的學生給予表揚。
師:-同學真不錯,到電影院不光是看電影,還特別注意觀察電影院的座位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解決一個電影院的座位問題。
用小黑板出示問題(1)。
2.用小黑板出示問題(1),讓學生讀題,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題,說說從中你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學生說電影院原來的座位情況和問題。
二、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1),師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勵學生自主計算。
師:求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座位,怎樣列式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36×30=
師:36×30,這個算式你們都會計算,用自己的方法試著算一算吧!
學生自主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方法。
2.交流學生個性化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大膽介紹自己的想法和計算過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計算的?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方法
(1)先算10排共有多少個座位。
36×10=360(個)
360×3=1080(個)
(2)把30看成3個十,36乘3個十等于108個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個)
(3)用豎式計算。
第(2)種方法如果沒有出現(xiàn),教師可以交流,并接著列出豎式的簡便算法。
如果出現(xiàn),教師就結合學生的算法介紹簡便算法。
3.介紹豎式計算的簡便算法。
師: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個十,這樣寫豎式。
邊說邊板書
師:計算時,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個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個0。
邊說邊完成板書
師: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簡便算法,說簡單點就是先乘0前面的數(shù),再在積的后面添0。你們覺得這樣寫怎么樣?
生:這樣寫很簡便。
師:剛才我們一起求出了原來這個電影院的座位數(shù)?,F(xiàn)在這個電影院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時看電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們一起來算一算現(xiàn)在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位?
用小黑板出示問題(2)。
4.教師談話,并說明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用小黑板出示問題(2),讓學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師:誰來說一說現(xiàn)在這個電影院的座位情況?
生:這個電影院現(xiàn)在每排有40個座位,還是有30排。
師:誰來說一說怎么列式?
生:40×30。
師:口算結果是多少?
學生可能會直接說出結果1200。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回答
把40看成4個十,4個十乘30等于120個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兩個0,就是1200。
教師重點指導口算方法。
5.教師介紹豎式計算,邊說邊寫出豎式。
師:整十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可以直接利用口訣計算。先把整十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相乘,再在積的后面添兩個0。用豎式可以這樣算。
教師介紹豎式的簡便算法。
三、嘗試練習
1.教師在黑板上寫。
出試一試中的6道題,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進行交流。
師:同學們剛才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電影院的座位問題,而且學會了用豎式計算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F(xiàn)在,請同學們計算一下黑板上的幾道題,看誰算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自主計算,請兩個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豎式。
全班交流。
2.提出議一議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根據(jù)三道題的乘數(shù)和積回答問題。
師:觀察這幾道題中乘數(shù)和積,想一想,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最多是幾位數(shù),最少是幾位數(shù)?說一說你判斷的理由。
學生可能回答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最多是四位數(shù)。因為99是的兩位數(shù),99×99=9801,所以兩位數(shù)乘兩位,積最多是四位數(shù)。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最小是三位數(shù)。因為10是最小的兩位數(shù),10×10=100,100是個三位數(shù)。所以,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積最小是三位數(shù)。
學生如果有困難,教師啟發(fā)或參與交流。
四、課堂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1)師生一起估計積是幾位數(shù)。要給學生充分地表達不同想法的機會。
師:看來同學們不但學會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又知道積最多是幾位數(shù),最少是幾位數(shù)。下面看練一練第1題,我們一起估計一下積是幾位數(shù)。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說法。
如
26×40可能出現(xiàn)兩種意見
積最多是三位數(shù),因為十位上的兩個數(shù)2乘4等于8,不進位;
積最多是四位數(shù)。把26看成25,40看成4個十,25乘4個十等于100個十,就是1000,所以積一定是四位數(shù)。
要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
74×36,也可以有兩種算法。
因為十位上的兩個數(shù)7乘3等于21,要進位,所以積一定是四位數(shù);
因為70×30=2100,所以,70×36的積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數(shù)。
(2)鼓勵學生自己計算 ……此處隱藏4732個字……索乘數(shù)中間月的乘法的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
3、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今天有3只小貓去釣魚,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探索“0和一個數(shù)相乘得幾”
⑴出示小貓釣魚場景圖
問:(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3只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可以怎樣列式?
⑵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出結果。
⑶問:你能改寫乘乘法算式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個0相加等于0,改寫乘乘法算式還可以怎樣寫?
⑷想一想:0×7=8×0=師小結:0和乘號在一起就是一顆炸彈,誰和他們遇上了誰就會等于0,因此我們這樣說:0乘以任何數(shù)都等于0,任何數(shù)乘以0都等于0讓學生說一遍給你的同桌聽聽
指名口答。
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的算式嗎?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探索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⑴出示看臺圖
問:這個看臺一共有幾排?每排有幾個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這個看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嗎?
⑵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⑶一個看臺102個座位,學校體育館有4個這樣的看臺,估計一下,學校體育館大約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小組交流,并說說估計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幾個座位?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⑸班級交流評講。
問:積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樣得到的?與剛才估算的結果接近嗎?
⑹試一試:104×4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書上計算,同桌檢查計算結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在書上,做完后小組里交流訂正。
3、想想做做3
獨立檢查,在書上訂正,然后全班交流。展臺展示書上習題中錯誤所在,分析錯誤成因然后問:你認為做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最容易發(fā)生哪些錯誤?怎樣避免這些錯誤?
4、想想做做5
看圖說一說,4個書架各有多少本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估計4個書架大約一共有多少本書?說說你的估計理由。
5、想想做做6
談話: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將學生提出問題板書出來,要求學生選擇問題并解決。
四、全課總結,深化理解
問: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計算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yè)
想想做做4
0乘任何數(shù)都得0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不是難題,可簡化過程,強化結果讓學生牢記。
關于0的乘法強調數(shù)位,那一位上乘的雞寫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寫,如進位要和這一位的積相加。
強化豎式的對齊,這樣會有利于計算的正確。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集體備課教案7教學反思:
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2.說一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小。
1、說一說每種顏色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3、小組長取出信封里的紙片,這些紙片是干什么的?
5、互相說一說測量的結果,由小組長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
d讀作:平方分米
讀作: 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板書設計
小組實驗、討論解決方案。
2、用手比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想象7公頃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書第52頁第4題,第53頁第6、7題。
問: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正確?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全班訂正。
板書設計:
課題練習課課時五 (30)
1.談自己的收獲。
學生用彩筆涂色,同桌交流各自作業(yè)。
2、 19 + 49 57 - 27 1 - 15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可翻書回顧所學的分數(shù)的知識,并和同桌說一說。
1、學生獨立完成后,當“小老師”檢查同桌作業(yè)并交流做法,評價作業(yè)。
練習課
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訂正答案。
四、合作交流,取長補短。
1.小組討論:我的成長足跡。
(1)我解決了一個生活中的問題……
(2)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shù)學讀物……
(3)我學會了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2.分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小組總結匯報,師總結板書
生獨立思考,自由說:
學過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等。
平方厘米可用來測量橡皮、書本等的面積……米可用來測量教室的面積、黑板的面積等……
學生討論,小結:圖形必須是封閉的。
獨立做提。(可以拿出面積單位比一比,再思考。又組長主持討論、評估、反思)
生獨立看圖
小組合作學生可能提:
(1)房間面積?
(2)瓷磚面積?
(3)需要多少塊磚?
小組匯報,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1)面積的含義
(2)認識面積單位
(3)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進行換算
(4)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5)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這類題目時,有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時沒有注意題目中所給數(shù)據(jù)的單位不同。
課題實踐活動課課時 37
教學目標:
1.會用厚紙制作七巧板。
2.能說出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各塊的面積。
3.會用七巧板拼長方形、正方形,會估計、測量他們的周長和面積。
4.認識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發(fā)現(xiàn)的世界優(yōu)秀文化,是我國人民對數(shù)學發(fā)展的重大貢獻,能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尊重與理解他人。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七巧板各塊占原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用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2.正確第算出拼成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激趣導入。
你玩過七巧板嗎?
七巧板是中國唐朝發(fā)明的一種非常有趣的游戲,它由一個正方形分割成五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并迅速傳播,被稱為“東方魔板”。下面是一年時你們用七巧板拼出的圖形。
文檔為doc格式